有一種人叫喬佈斯 《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》

介紹

你有否曾經在某一刻思考過:如果你能夠放下一切,不顧一切地去做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,你會選擇做什麼?

1. 喬布斯

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(Steve Jobs)於 2005 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,發表了一段極具啟發性的演講。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便是:「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」——中文意思是:「保持飢渴,保持謙卑。」這句話看似簡單,其實是他一生歷程的濃縮精華。

喬布斯自小並不平凡。他在舊金山出生後不久便被人收養,既沒有完美的家庭,也不是來自名門世家。他在大學只唸了半年便輟學,因為他認為自己在那裏學不到真正想學的東西。即使離開校園,他仍然選擇旁聽各類課堂。在這段時期,他學習了字體設計與藝術美學。這些當時被旁人視為「無用」的興趣,後來卻成為 Apple 產品美學的核心關鍵。

 

2. 喬布斯的經歷

喬布斯的人生起伏極大。他創立蘋果公司,並將其打造成矚目的科技創新企業。三十歲那年,他卻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辭退。許多人或許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放棄,但他卻選擇重新出發,創立新公司 NeXT,同時投資於動畫公司 Pixar,並參與製作影響世界的動畫電影《反斗奇兵》(Toy Story)。這段艱難時期,反而成為他人生最關鍵的轉捩點。

 

十多年後,Apple 再次邀請他回歸,擔任行政總裁。他重新帶領公司走出低谷,推出了 iPod、iPhone、iMac 等顛覆世界科技的產品。

3. 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

他從來沒有一條「正確」的道路可依循,甚至可以說,他是靠著「亂闖」出屬於自己的一條獨特道路。正因為他不按常理出牌,才能創造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軌跡。

「Stay hungry」這個信念,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。他從不認為已有的成就「已足夠」,對每項產品、每次設計,他都要求突破、簡化、甚至極致化。他對完美的執著,源於內心一種永不滿足的渴望——他的目標不只是一部電話,而是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溝通方式。

 

至於「Stay foolish」,更是他一生堅持的核心態度。他勇於質疑:「為什麼一定要這樣?」、「是否可以有另一個方法?」當世界都選擇接受現狀,他卻偏偏相信可以打破規則,重塑邊界。他曾說:「不要讓他人的聲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。」這種看似「傻氣」的態度,其實是一種對自我直覺的忠實。即使被認為「不切實際」,即使最親近的人也懷疑你的選擇,你也要學懂相信自己,不輕易妥協。

4. 總結

喬布斯的成功,不是因為他最聰明,而是因為他最真誠地活出自己,並願意「傻氣地」走一條沒有人曾走過的路。他在史丹福的演講中提到:「你無法預知未來,只能在回首時,將人生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。」換言之,無論當下有多少不確定,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,未來終將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,回應你的堅持。

願我們都能牢記:「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」

播放影音

希爾的理念

HLE Mission & Vision

希爾導師團

HLE Tutor Group

拿破崙希爾

Dr Napoloen Hill

慈善工作

HLE Charity Work